當前,新冠疫情兇猛。為了貫徹“將人民群眾的健康放在首位”的重要指示,國務院發文延長了春節假期,疫情較為嚴重的多地政府還進一步發文推遲企業復工時間。因此,除醫療等民生相關行業外,多數企業生產停擺,經濟損失不可避免,尤其是抗風險能力較弱的民企和小微企業,更是面臨著倒閉危機。此刻,如何在抗擊疫情的同時,降低企業損失,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成了企業管理者當前面對的一大難題。
針對這一難題,中國物流與采購聯合會采購專家、中國招投標協會專家、中國知名企業采購整體解決方案供應商易招標創始人張利江先生認為,“采購是企業生產經營的重要環節,也是企業成本構成的主要因素。在當前SARI疫情肆虐、采購與銷售人員不便見面的窘境下,利用互聯網升級采購模式,提升采購效率,確保及時供應,成為當務之急。”
企業采購形式多樣,包括招標、競爭性談判、磋商、詢價、競價等,傳統模式下都需要企業采購人員與供應商見面溝通,容易造成人員的聚集,在當前疫情背景下,是無法開展采購作業的。但如果通過互聯網平臺進行采購,遠程溝通,線上操作,就沒有這一顧慮,可以在疫情中正常開展采購活動,為企業生產經營做好準備,減少企業在疫情中受到的影響,降低斷供風險。
張利江表示,近年來國家出臺了多項政策,大力推行“互聯網+”招標采購,推動招標采購實現全流程電子化,并取得了較為顯著的成效,不過目前主要還是集中在央企、大型地方國企和政府投資工程領域。“相比起監管嚴密、流程復雜的公共采購,企業采購特別是民企采購金額小但頻率高,且對采購效率和成本有更高要求,其實更契合電子化采購方式。”
同時,張利江也強調,企業采購電子化,考慮其采購規模和自身的經濟實力,無需如大部分央企自建電子采購平臺,可效仿公共采購,通過第三方電子交易平臺來實現。他表示,其所創立的易招標旗下的招采進寶平臺,是國內首批試點的第三方電子交易平臺,首家通過國家權威機構檢測認證,并已通過公安機關三級等保認證。近年來,招采進寶平臺開始在企業市場發力,開發了企業采購專區,從功能上可滿足企業采購全流程電子化、降本增效的需求。目前,已有多家知名企業入駐招采進寶平臺企業采購專區,已實現近5000個標段的采購數量。
張利江表示,在疫情當下,招采進寶平臺勇擔企業社會責任,免費向采購企業開放平臺所有采購功能,保障企業采購工作順利進行,直至疫情結束。在確保員工健康安全的情況下,易招標將加強技術和客服力量,保障平臺穩定運營。用互聯網幫助各類企業克服困難,在疫情面前盡易招標自己的一份力量。